本文不针对任何人或事,只是对2022年发生过的事情进行一个简要记录!!!

转眼就到了2023年的第一天,随着22年底的防疫政策全面放开,新冠疫情三年基本宣布结束。同时也预示着从23年开始将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纪元。既然已经来到23年,那么就对22年进行一个所谓的“年度总结”,同时对23年进行一个简单规划吧。
第一次写完发现有很多错别字,稍微fix了一下。

2022干了什么

写到这里,一时想不起应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,对于我个人来说,今年一定算得上是不平凡的一年,同时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。

来说说我经历的事情:

毕业

从年初开始,我一直在准备我的毕业设计。《基于x86平台的多任务图形化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》,这是一个图形化的桌面级操作系统,同时我也有在blog中发布相关的文章,在这里可以看到。这个操作系统我花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,从学习,到着手进行开发,最后优化调整,迭代增加功能,前前后后花了好几年的时间。对于我来说,这个操作系统贯穿了我从高三开始到大学结束的整个阶段,是我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个“玩具项目”。说是玩具项目,是因为这个系统(对于“程序世界”)没有任何价值,因为这个系统从完善度、易用性、稳定性、安全性等等方面来说,都不如现有的大多数操作系统。所以花了这么久时间做出来的这个东西,最终的归宿只能是GitHub。不过我在开发这个系统的时候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,也让我获得了很多快乐。我想这应该才是我喜欢所谓“写代码”的原因。

22年的4月份左右,我有一个专升本的考试。当然,最终结果是距离上一名差0.5分(还是1分,我记不清了)而没有考上(真就差一名)。其实我有花时间去准备,特别是数学,我把宋浩老师的微积分从头到尾重新学了一遍。同届参加考试的同学很多在外面报名了所谓的补习班。我本以为这种补习班不会有太大的作用。结果令我没有想到的是,这一届录取分数直接起飞,录取的平均分高出上一届十多分。所以我就没有考上。不过令我有些不解的是,我所获得的所谓的竞赛得奖、专利发表、论文发表、项目开发、部门任职似乎在我升本这件事上没有起到任何一点作用。不过后来一想:或许学校(或者这个社会)真的只需要“只会考试的人才吧”

工作

再后来,我就开始工作了。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,前前后后研究了好几个项目,为了满足这些项目的需求,去学习了pyqt、安卓开发、opengl、虚幻引擎移动开发、网络攻击识别等等的技术,不过最后还是因为各种各样原因,学的这些一项都没用上,到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。到最后没有开放项目了,在家闲了一个多月,其实我在家呆着的那一个月,差点就像润掉了,我甚至打算如果月底(我记得当时是7月)还没事做,我就重新准备简历投递。不过在我准备简历的时候终于有一点动静了,我被安排去学习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,然后说是安排出差。不过学完以后又闲置下来了, 最后在8月中旬才顺利排上出差。

第一个出差地点是兰州,过去带了40天,工作内容比较简单,但是也很枯燥。虽然朝九晚五,而且酒店就在工作点对面,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,经常因为对接的用户方不在(用户方性质特殊,经常到外面去,联系不上人)导致我一整天没事做。然后又不能回酒店,就只能在用户单位干等。我觉得这种情况纯纯的浪费时间和生命,当时还觉得挺崩溃的,不过当时没有想到在北京的经历能让我更崩溃。

第二个地点是北京,去呆了一个月。这次经历才是最让我崩溃的经历(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来说都是)。先说通勤,我住的是公司安排的地方,在大兴义和庄附近。而工作地点位于石景山杨庄附近,二者一个在南五环外,一个在西五环北边,二者直线距离差了近40公里。而且地铁需要先坐到市中心换乘,所以距离就更远了,再加上到杨庄地铁站下班后还要骑近半小时共享单车才能到工作点,前前后后算起来每天通勤时间都在4个半小时左右,所以我每天6点就得起床,6点半左右出门,晚上得11点半才能到家,洗漱完就得睡觉,因为第二天六点半还得起床工作。并且在北京工作那段时间,没有休息日,完全是997工作制。就连国庆7天假,也只放了两天,加了5天班,更不用想什么调休之类的,因为平时周末本来就不休息。那段时间休息时间少,赶路累,办公室还放了40多台运行的2U服务器,噪声也巨大。

在北京的经历搞得我差点精神失控,每天都是很消极的状态,身体状况也很糟糕,苹果健康中心多次给我发了提醒,包括高心率、高噪声、睡眠不足、有氧适能持续下降,很多次想过回成都辞职然后换个工作。其实累都是次要的,我想换工作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工作内容。我大学专业虽然是大数据,不过我自己学的方面还是比较广泛的,从信息安全、网络工程、运维,到软件开发、计算机原理、操作系统、AI、嵌入式开发等等我都学习过,并且多多少少都有实际项目开发或者应用过,并不是说学完就忘那种。在学校的时候想得我出来工作肯定是写代码的,最差最差也是做前端开发,可没想到实际出来工作完全干的是”售后服务“和”打杂“的内容,说实话离我的心理预期差别太巨大,让我很是不能接受。

在我准备”另寻他路“的时候,我被安排回成都做”开发“工作了(其中还有一次出差深圳,中间还发生了一些"小插曲",就不细说了)。这个开发工作的契机就不细说了,总之差点又没谈成,然后我估计又得进入闲置状态。不过还好,最后算是拿到了这个开发的机会。我为什么要在开发两个字上打上引号呢?就是因为我觉得现在做的根本也算不上真正的开发。我是以外包派驻的方式进入用户单位工作的,网上很多人觉得工作单位排序为甲方公司> 外包公司,其中外包公司的项目外包>人力外包。具体可以看知乎的这篇帖子。总之我现在干的事情都是最边缘、最没价值的事情,我进去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做代码的分离,就是把别人写好的东西分离出来单独运行。总之就是没有任何含金量的工作,也接触不到任何的技术或是核心架构。我以外就第一个项目是这样,后面可能会给我安排其他”能写代码的“工作内容,没想到现在第二个项目还是做代码分离。现在的工作状态就是已经完成两个模块的分离了,每天上面运行一遍代码就没事做的,又不能回家,只能干坐着玩手机....似乎又回到了在兰州的状态。总之我从11月份被安排回成都,到现在做所谓的开发,我一行代码都没有写过。除此之外,由于开发在成都本地,没有出差,所以没有出差补助,相对来说工资情况也下降了一大截。

我不知道现在这个状态还会持续多久,总之如果我不能在今年一年内摆脱现状,那我一定会选择离开

还有一些工作上的事情,就不太好写在这里了,不过我跟我的几个好兄弟们都沟通过了。

游戏生活

今年玩了两个好游戏,分别是screeps和turing complete,这两个“游戏”占据了我大部分游戏时间。不过说是游戏,其实不太算游戏。其中screeps是通过写js/ts代码,来控制游戏里的小人工作、战斗、资源开发、占领领地之类的,就是比谁写得代码逻辑强、效率高、稳定性高罢了。而另一个turing complete就更不像游戏了,他更像是一个硬件电路的ide,在这个游戏里面,我可以通过最基础的三极管搭建逻辑门,再通过逻辑门搭建处理单元、可寻址内存、寄存器等等,最后实现一台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,并且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汇编代码,我自己设计了一个计算机架构,并成功在我的计算机架构上运行了一个网页服务器。

附上一张我自己设计的架构,我叫他KN Arch架构:

KN Arch

这个"CPU"的指令集有38条指令,并且可以运行汇编代码,我使用汇编写了一个网页服务器,运行效果如下:

Hello world网页